400-088-1900
周一至周日 9:00-18:00 聯系客服2023-03-07 作者:道生 來源:道生醫療
針灸目前面臨著國外產業化和去中國化的嚴峻挑戰,近期,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中醫藥大學名譽校長提出,從針灸學科的國際發展和話語權來說,需要積極實施“以我為主”的大科學計劃,引領國際針灸學科的學術發展。
針灸是我國在國際上能夠主導發展方向并取得突破的原創性學科,其所蘊含的生命科學規律正在被逐漸認識,但目前,基于現代科學基礎上的西方針灸學派挑戰傳統針灸理論,出現從理論上“去中國”化現象,以科學針灸和醫學針灸為名對傳統針灸提出了各種挑戰。
自2015年開始,中國已開始實施針灸研究大科學計劃,并召開了一系列會議,取得了一些階段性成果。未來,針對針灸科學研究的主要內容,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中醫藥大學名譽校長建議開展針灸臨床研究,建立符合針灸臨床特點的研究范式和評價方法。
針灸臨床治療具有動態性和個性化的特點,梳理針灸治療的優勢,根據針灸的臨床特點和針灸方案的成熟度,選擇合適的研究和設計方法,產生高質量的臨床證據。同時,建立針灸臨床證據體系評價方法,梳理分析現有證據,建立證據體系,利用證據編制針灸臨床實踐指南,為醫生的臨床決策服務。同時,形成針灸臨床研究設計、結果報告和評價規范。
二是注重針灸的基本科學問題,系統的研究穴位對身體的調節規律??梢钥闯鲅ㄎ粚ι眢w調節的影響規律是針灸學科的一個關鍵科學問題。穴位功能具有多維、多層次的特點,可借助脈象儀等中醫診斷設備研究穴位局部、靶器官和全身整體的調節效果,開展穴位對身體功能調節規律的研究,系統“解碼穴位”。
根據以往對穴位在健康時處于休眠狀態和病理變化時牽涉性激活引起的敏化狀態的理解,結合刺灸法、呼吸和身體功能狀態進行了研究。
從體表三個系統來看:皮膚固有的皮、腦軸系統構成了神經、內分泌系統、免疫網絡調節;體表有激活和抑制疼痛的“閘門”;探索針灸穴位的局部、靶器官和全身效應,系統闡明針灸治療的科學機制和針灸理論的科學內涵。
2023年北京市中醫藥工作會議召開。會議總結了2022年的工作,全面部署了2023年北京市中醫藥重點工作。要求以實現中醫藥現代化為目標,以深化中醫藥綜合改革為出發點,以回歸、扭轉、解決問題、拓展四篇文章為路徑。
近期,各地疫情呈局部零星散發狀態,防控形勢總體向好,平穩進入“乙類乙管”常態化防控階段。經過全黨和全國各族人民的同心抗疫,中國取得了疫情防治的重大決定性勝利。
中醫理療是利用人工或自然物理因素對人體產生有利反應,預防和治療疾病的一種方法。它也是康復治療的重要組成部分。物理因素通過局部直接作用和對神經和體液的間接作用引起人體反應,調節血液循環,加速新陳代謝等。以下是中醫理療行業的分析。
面對當代多元文化的沖擊,中醫文化的發展應該具備應對各種挑戰的能力。因此,中醫藥文化的現代化轉型應該具備三種能力:解釋、對話和服務。中醫文化需要三種能力來連接多元文化。
自古以來,植物中草藥主要是野生的。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隨著臨床和醫療保健市場需求的不斷增加,大量的中草藥逐漸從野生向栽培轉變。
隨著立春的到來,人們可以明顯感覺到白天漸長,氣溫趨于上升,降水趨于增多。一年之計在于春。做好立春養生工作,可以為一年的健康打下基礎。